Q1造船成交雙指標年降61%、37% 20220422 台灣新生報航運版

【記者周家仰/綜合報導】根據中國大陸相關單位引述,中國船協(CANSI)及克拉克森等機構統計數據,今(二○二二)年第一季全球新造船市場成交一千八百三十七萬載重噸(DWT)、九百八十五萬CGT,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六十一點二%、三十七點四%;不過今年第一季較去年第四季成長十一點三%(CGT計)。

航運分析師認為,今年第一季全球新造船市場較去年同期呈現較大下滑,主因是受去年一季高基數效應影響(歷史第五高),排除二○二一年第一季非典型值,實際上今年第一季全球成交量比二○一六至二○二○年同期均值要高出四十三點六%,新造船市場進入上升週期的趨勢並未改變。

從新接訂單國家分布觀察,以DWT計,中國大陸成交九百九十三萬DWT,占全球比率四十八點六%,排名第一;韓國成交八百七十三萬DWT,占全球比率四十二點七%,排名第二;以CGT計,韓國第一(四百九十九萬CGT)、中國大陸第二(四百四十一萬CGT),兩國合計占全球總量九十二%。

從船東分布觀察,歐洲及亞洲船東分別以七百八十三萬DWT及七百四十八萬DWT排名一、二名。其中希臘、中國大陸、瑞士、新加坡、日本排名前五。希臘船東超過六十五%的訂單在韓國船廠下單,中國大陸船東全部訂單均在本國船廠下單;至於日本今年第一季有四十四%的訂單被韓國船廠拿下,大幅超過在本國船廠的比例(約三十五%)。

數據顯示,貨櫃船、氣體船是今年第一季成交占比較高的主力船型,尤其是貨櫃船持續保持較高規模的成交市場顯示看好未來貨櫃運輸。從成長速度觀察,LNG運輸船成交增幅超過十二倍,PCTC、渡船增幅也分別達到九十四點二%及五十二點二%,其它船型成交量則減少。在LNG運輸船的強勢帶動下,今年第一季五大主力船型中,僅有氣體船實現大幅成長,其他像是油、散、集、客船等船型都呈現下滑。

有航運分析機構分析,以總噸計廿七%的船隊船齡超過十五年,預計到二○二六年若不降低航速或進行改造,現有船隊中的油輪、散貨船及貨櫃船超過四成將獲得「D」或「E」的CII評級,連續三年被評為D級,或在任何一年被評為E級的船舶,將需要實施補救計畫,代表全球有超過四成的營運船舶,都有可能無法滿足即將到來的CII評級。

而目前全球船廠手持訂單超過二億DWT,主流船廠訂單交付已排至二至三年以後,顯示今年下單的船舶,很可能到二○二五年以後才會交到船東手中。

台灣新生報航運新聞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