貨櫃船等泊時間近2年倍增 20210722 台灣新生報航運版

【記者周家仰/綜合報導】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引述,市場分析公司IHS Markit統計,二○一九年至二○二一年近兩年來貨櫃船等待泊位時間,最近兩年呈現倍數增加,例如北歐港口平均等待時間從二○一九年的十三小時,增加至二○二一年五月的三十小時,而東亞港口等待時間,則從兩年前的十小時,增加到十五小時。

IHS Markit指出,北美船舶平均停泊時間為三十三小時,增加幅度最大,而長灘港及洛杉磯港延誤更為明顯。

IHS Markit分析貨櫃船等待泊位時間,將港口延誤的時間增加,歸因於需求激增、設備短缺及COVID―19疫情大流行的影響。該公司認為,未來這些因素將會隨著全球經濟復甦,變得更持續而廣泛。

IHS Markit表示,堵塞及瓶頸不僅減慢船舶到達港口的能力,更延長在港口停留的時間,由於缺乏泊位,貨櫃船經常要在錨地等待或緩慢駛往港口。IHSMarkit表示,今年五月北美港口的貨櫃船平均停留時間增加到九十二小時,而北歐港口平均需要六十九小時,東亞港口平均需要四十小時。

該公司分析,今年因為全球供應鏈正在努力消化第一波疫情大流行後的貨量激增,南加州港口在今年初等待碼頭空間的船舶數量創歷史新高,蘇伊士運河及後來中國大陸鹽田港的中斷也造成貨物積壓。

IHS Markit副總監穆尼Turloch Mooney表示,全球許多港口都在努力維持有效的周轉時間表,使全球供應鏈帶來進一步的壓力與延誤。IHSMarkit強調,例如今年五月在洛杉磯的貨櫃船平均在港口停留二百一十五小時,其中八十九小時在錨泊;五月在中國大陸南部爆發COVID-19疫情,導致鹽田港在三月至今年五月期間的港口時數,從廿二小時大幅增加至六十二小時。而這些等待時間,是按船舶平均停泊時間計算,入港時間則包括等待時間、進港時間及完成貨物裝卸。

IHS Markit認為,儘管許多港口的情況逐漸趨於穩定,洛杉磯等部分港口已能明顯減少積壓,但港口人員及部分航商認為,這是一個長期週期的開始,未來將持續看到強勁的貨櫃吞吐量。

台灣新生報航運新聞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