確保船員權益 IMO等4機構發布人權盡職調查工具指南
20210513 台灣新生報航運版
【記者周家仰/綜合報導】根據中國大陸航運相關單位表示,由於受COVID―19疫情的旅行限制,有不少船員仍滯留船上,為敦促航運業能確實保障船員的人權,國際海事組織(IMO)、聯合國全球契約(UNGC)、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(UN Human Rights)、國際勞工組織(ILO)等四個機構發布「人權盡職調查工具指南」供航運業參考。
該指南針對貨主及租船者進行調查,主要是擔心受COVID―19疫情限制,而留於海上船員人數,恐將從目前二十萬名船員,激增到二○二○年九月時船員換班危機高峰時的四十萬名船員,這些機構期盼新指南能有助確保船員工作條件及人權,並符合國際標準。
新指南目的是確保船員在身心健康、家庭生活及行動自由等權利都能獲得保障,儘管海運業在運輸全球八成以上貨物具有關鍵地位,但聯合國機構對船員在船上工作超過國際勞工組織《海事勞工公約》(MLC)所規定的十一個月的最長服務期限,表達關切之意。
由於部分航運公司要求在租船協議中加入「船員不換班」的條款,以限制船員換班,無形中帶給海運業更大壓力,聯合國等機構對這些航運公司表達強烈關注。據聯合國《商業與人權指導原則》(UNGPs),從事海運業的公司在其價值鏈中,負有尊重船員作為工人人權具有明確責任。
國際海事組織祕書長林基澤(Kitack Lim)對此一新指南表示歡迎,他表示,船員是全球供應鏈的核心,他們正受到COVID―19的旅行及過境限制,致使數十萬船員無法正常遣返及換班,連上岸休假都遭到拒絕。
他認為,與航運有關的每個人,都有責任確保船員權利,此一指南可說為船員的人權邁出重要一步。